【教育集中营】王虎:事发温州!女儿被男同学打了,爸爸带刀,潜入学校厕所,杀了那个10岁男孩!
来源:华育天下经典教育学校 日期:2018-10-10 09:13:35 点击:332 属于:读经教育
昨晚看到这则新闻,不敢相信是真的。今早温州瑞安警方证实了事实:
9月21日16时许,瑞安警方接到报警称:在隆山小学三楼一厕所内,有小孩受伤。接警后,处警民警迅速赶到现场,抓获犯罪嫌疑人林某某(男,36岁,仙降街道人)。伤者叶某(男,10岁)被120急救车送往医院,经全力抢救无效于19时许死亡。
经查,犯罪嫌疑人林某某交代了因其女儿周三在学校与叶某发生口角时被打致眼部疼痛(伤势轻,未就医,正常上学)而心生怨气,为此于今日下午携带水果刀到学校寻找叶某报复,用水果刀伤害叶某。
孩子间闹矛盾,家长拔刀相助。从今往后,所有孩子上学都需要配个“带刀侍卫”了。

这起恶性事件还有许多疑点,需等待进一步报道:
1、男孩是否是惯犯?是否属于习惯性校园凌霸事件?
2、孩子发生矛盾后,是否有老师介入解决,何致于家长插手?
3、学校安全是否存在隐患,何以家长可以带刀潜入学校厕所报复行凶?
4、女孩爸爸教育模式如何,何以女儿闹了矛盾,自己要亲自上阵解决?

无论背后的细节是什么,都可以判断,这是一个糊涂至极、可恨可叹的家长:
1、过于溺爱孩子,不相信孩子在不需要大人介入的情况下能解决问题;
2、让一个家庭失去儿子,让女儿失去父亲,永远背负着巨大的心理负担;
3、分不清私人权利和公共权利的界限。学校的事交给学校解决,法律的事儿寻求法律帮助。
我们在电影中看过不少热血老爸替女复仇的事儿。不过那是在忍无可忍,毫无希望的情况下。
学校的这起普通矛盾,即便老师没有及时关注,没能帮助解决,也未到毫无希望的境地。
即便那个男孩是惯犯,一直有凌霸行为,家人多次告诉老师,未获关注,也仍然有换班级,换学校的选择。

从既有经验,我几乎可以判断这是个过分宠爱甚至依赖孩子的家长。
这样的家长在家里培养出脆弱的孩子,便想着把手伸向学校“保驾护航”。
这样的家长我看到不少。这是家庭教育欠账必然的反应。“家庭教育”的欠账未来将更多以变态的方式在“学校教育”上表现出来。
冬夏令营历史上,离开家的孩子哭的最长记录是7天,家长的最长记录是10天,在精神断奶过程中,家长更不成熟。
有个蔫巴孩子在夏令营中日益活泼,马上要突破了,他暴脾气的父亲说什么要把他领回去。
原因是原来都是跟儿子一起洗澡,理发,孩子现在不在,澡也不能洗了,发也不能理了,整天坐卧不宁。
跟他讲了孩子马上要突破了,家长为了孩子成长要奉献,他说,校长你别说了,这些我都懂,我受不了了,说啥也要把孩子领走。

现在的孩子不像孩子,现在的家长倒像任性的孩子。
前段时间通化两家人在饭店吃饭,因为孩子碰到了,引发大人口角和械斗,导致两个大人死亡。
相交而言,这次“替女出头”事件更加恶劣。
孩子争执后第二天,大人,蓄意,带刀,潜入学校厕所,直接杀人。
据一些微博报道,该父亲杀人后,冷静坐在旁边抽烟,等待报警。
这起极其恶劣的恶性事件,让本已变态的亲子关系更加焦虑,让脆弱的学校教育雪上加霜:
1、是孩子就会闹矛盾,闹矛盾恰恰是帮助孩子成长的契机。至此后,孩子间不敢闹矛盾,甚至为了避免闹矛盾主动隔离,造成孩子和孩子之间的冷漠;
2、鼓励孩子成长的家长本不就不多,现在看到别的家长出头,更多家长不敢放手让孩子成长;
3、有男孩的家庭将格外恐慌,尤其是家有淘孩子的家长。谁知道哪个孩子背后有个孩子气家长呢?
4、成人力量介入孩子空间,家长对学校的恐慌无法排解。这将导致更多家长送孩子去学武术防身,部分家长给孩子带防身武器,极少家长开始做贴身侍卫;
5、家长没有私德,用暴力行为凌暴公德。此后,学校将暴露于家长的个人意志之下,老师将更不敢承担应有的责任。
家长们过于关注孩子,家庭教育基础打的不牢,本就蕴含着更多的矛盾。
原来家长打打电话,在微信里表达一下期待(控制),起码还局限在一定范围中。现在好了,大人直接跳上台来,事情更加复杂和失控了。
昨晚上还看到两则奇葩新闻,证明这次父亲杀人事件只是乌云密布间的一次电闪雷鸣。
如果不能消除乌云密布、剑拔弩张的大背景,我们不知道类似的悲剧何时还会重演。
第一件,“小莉妈妈讲故事”公众号昨天报道:
安徽怀远县一13岁小学副班长兼语文科代表小赐,多次以检查别人作业,学习进度为由,逼迫学生吃屎喝尿,收受其他学生“贿赂”几万元。
逼人吃屎喝尿、打人、“专车”接送、指定“会计”、专人买早餐……7个人的班级,被这孩子弄成了权利王国。
更可怕的是,受到伤害的孩子多数不敢向家长反应。
第二件,《人民日报》昨天报道:
9月21日上午,一名家长与老师的微信聊天记录曝光:
“廖老师你好,我是陈某某妈妈王某,在莆田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任办公室副主任科员,陈某某爸爸陈某某在莆田市中级人民法院任执行局综合处处长(正科级)。荔城区分管教育的常委许某某是我父亲的高中同学又是纪委的同事(我父亲在市纪委任副处级纪检监察员),市教育局师资与人力科科长薛某某是我表姐夫。陈某某这学期麻烦您多多费心,谢谢。”
目前,纪委和教育局已经介入调查。
有的网友回复,“好大的官威,透着屏幕也能感受到”;有的网友说“见过坑爹的,还没见过坑全家的”。

一方面是学校成长环境的社会化,一方面是家长私权对教育公权的渗透、胁迫和控制。
当这两极都在失控发展,有一天搭上,必然带来深重灾难。
今天,我们已经看到一位父亲冷酷的拔出闪光的尖刀,一位母亲温柔的露出权利的爪牙。
未来,我们还将看到什么?
(需要心理咨询和定制孩子生命成长规划,加我微信laohuguoxue。)
上一读经教育:【长春冬令营】王虎:继续犯错,才能继续长大
下一读经教育:【教育集中营】王虎:老师越来越没耐心,家长只能起来自救